胡萝卜、鞭子、转圈圈
有一则故事说,一个老叟家门口总有一群年轻人开着音响跳街舞,老叟不胜其烦,几次制止对方,不但不收敛反而愈演愈烈。后来老头改变战略,跟年轻人说他打算给在门口跳八个小时街舞的人每天发五十元工资,请他们在门口跳。第二天这群年轻人就离开了,再也没来过。年轻人说跳一天才给五十,太抠门了,凭什么给你跳!
公益人里也有这个现象。以前做志愿者的时候,因为自己想做,所以自己出钱出时间再苦再累都要做。后来听说公益是有成本,学会申请项目了,没有工作成本就不会干活了。
有的受助人也这样。以前从没有人想到过他们,来个人探望一下就感恩戴德,后来知道做公益都是免费捐献的,谁来不留下点什么就要受到指责。有个案例是村民被公益组织“惯”得,发东西通知到村口来领,都没人去,村民说,反正他们是来捐献的,不去领,他们也得给送家里来。
心理价值是个很有意思的现象,似乎人的心中每时每刻不在权衡和交易,这也许是亚当·斯密所说的每个人都是理性经济人。当一个价值高于另一个价值时,人就会自动选择心理价值高的,并且多数时候这个计算的过程和动机转移的过程是在潜意识层面就完成了。
最近在看著名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洛·梅的《爱与意志》,前三分之一部分就在讲性心理的转移:在性被压抑的年代里,性快感融合了生理和心理上叛逆的需要,逐渐转移推动了性解放运动,但是随着性解放理论的推进,当性本身不受到压抑的时候,性的价值再次发生转变,变成一种证明能力的手段。所以弗洛伊德时代的心理咨询师都在处理性压抑带来的焦虑和渴望,而当今的心理咨询师都在处理性能力的困惑和迷茫。
心理价值的转移与经济学的价值规律有相似之处:稀缺的就追捧,泛滥的就摒弃;争取的就努力,强制的就逃避。但是也有不同之处:经济学里的价值是由市场需求来衡量的,而心理的价值是由个体的需求满足感来衡量的。甲之砒霜,乙之蜜糖,能让这个人心理价值转移的刺激未必对另一个人有用。
总之,时不时检视一下自己,揣度一下他人,驱动我们磨磨的究竟是挂在前方的胡萝卜,还是屁股后面的鞭子,或者是转圈本身?